第110节  (第6/7页)
不好选,既然其他人无意,那就从这几个人中选吧。”这还方便了纪仲川呢。    他一一看起八个人的自荐信,看了一天,暂时没选出来要谁。    第二天,他用大喇叭宣布,让村里的适龄儿童报名,这将是下个月要上村小学的名单。    如今大宝刚开学就在家停学了,他也可以上,还有现成的书本。    纪仲川把报名信息通知下去,等了两日,又拿着学生名单马不停蹄地去订课本。    报名上学的有20位学生,打算订书本的,也就3位。    纪仲川又去教育局,询问有没有便宜的旧书本卖。    得到的答案是:没有。    他问了很多人,有人不耐烦,直接跟他说,“你办学校的本意是好的,但是没有书本和老师,这学校意义也不大,更像一个幼儿收容所。”    “镇上没有小学吗?你们村离镇上这么近,让孩子们来镇上上,环境好一点,愿意读书的孩子不能亏待。”    “……现在镇上小学停课了。”而且学费比村里的更贵,这样子更没多少村民愿意送孩子来上学了。    孩子一年读书下来的工本费都比得上他们一年辛苦挣的工分了,如果孩子学不进去,那这钱就跟打了水漂一样,村民们也就更不愿意送了,谁的钱都不是送的。    正因为这样,纪仲川才决心要办好这个学校,既然村里允许办,那就一定要办下来。    而且关于老师,这几天下来,纪仲川也已经有人选了。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